2025 年 6 月记事板

6 日

明天,或者说二十多分钟后就是 2025 高考了。随着年龄的增长,确实越发感觉时间过得真快呐,时间真的是对数的呀。

看了一下我印象果然没错,去年也是这个时候建的。只是那时候算相对晚了,这会算相对早了。那时还看了一下深中的宣传片,今年的我还没看。是否说明高考逐渐将淡出我的视线?倒也不必硬要拔高,因为去年也是那个晚上看的,而今年还没看是因为时间不多了我要赶紧多写点内容。

虽然重复说有点啰嗦,但我还是想再感慨一句「时间过得真快呐」。只是说两年可能意识不到什么,但是等时间平移一下,想象一下高一刚入学的我,以及高二末四校联考、以及高三分班考的我,就顿时惊觉,原来我已经在大学过了两年吗?在高中的那两年我的变化相当之大,前一个我与后一个我判若两人,而我很难说现在的我跟大一刚入学的我之间有啥不可逾越的鸿沟。

写到这又有点不知道写些什么了,就随便说点吧。

今天是这学期最后一节课,最后一节操作系统课结束后我 commit 了笔记,同时重新整理了一些操作系统课程笔记的结构(所以说上个月还是上上个月的链接要更新一下了),这也是我博客的第 700 个 commits。git log 看了一下,第一次出现在 2023 年 9 月 29 日,距今不到两年。当然没有更早可能是因为重构了之类的事情,这个后面也应该是会再发生而归零的。

然后今天居然还给 AI 整焦虑了,咨询点 AI 读研与实习的事情,搞得我好像要大难临头了一样。不过现在这么卷,我又这么摆,还是会有种落后的感觉。不过这个暑假没有实习的打算,或者说想实习应该也迟了,毕竟双选会都过了。哦对了周末还要看看回家机票。

简单规划一下期末吧。这个期末比起之前稍微游刃有余一点,算是这个学期的一个进步吧,也是远胜于去年这个时间点的。但是去年那会我有做 EL,起码有一个成果,但是这学期呢,还是零欸……

只有周末两天的复习时间,要准备第一波期末,分别是近代史、操作系统、计网和数据库,连着的。除了中间的时间间隔外就只能指望周末总的看一波了。

近代史我觉得不能像之前那样只是考前半天突击了,还是要稍微准备一点,不过不宜占用太多时间。有个提纲,稍微划出点重点,早上背。

计网总复习已经弄好了,同时期中的先见之明,加上前一阵子的第二轮制卡拯救了我,前几天又陆陆续续制卡了点总复习的内容,现在就差最无感的无线网络部分还没熟悉 + 制卡了。

数据库后面也有点不熟悉,还有一章笔记记得一坨。同时数据库这个有样卷要做一下。

操作系统主要看理解,记忆的东西嘛,相对少一些。同时可能要回看一下之前的代码作业,主要是并行那块的,用实际例子理解一下。

然后就是空了四天的软工是第二波,没啥好说的。同时这段时间可能还要把私博未解决的事情做完、NLP 的期末论文写完、同时还有软工项目的最终完善。

就这样。今天 NLP 答辩都忘记背 Anki 了,瞧我速通,哼!哈!

11 日

今天剩下时间懒得复习了,不吐不快,在这里发泄点怨气。虽然已经在它处记录过了,但还是在这里碎碎念一下。需要注意的是下面情绪高过理性,当成期末周精神异常就可以了,不要认真对待。

这个期末毫无疑问是大学四个学期以来期末准备最充分的一个期末了,我上面也说了是有点「游刃有余」的感觉。

因为这学期笔记由于有了 AI 的助力,可谓是相当充实,内容很详实,逻辑也比之前严密许多。此外虽然不像大一一样吃饭时看笔记,但偶尔吃饭和坐车也会抽点时间看看。就这样断断续续,操作系统前面的看过几遍,计网和数据库前半部分也都看过至少一遍。此外计网还在最后一周上课时就把总复习赶出来了,同时在当周就补全了遗漏(虽然说周末一点事情没做,是最后一个小时赶紧补的),而且边补也算是总体过了一遍。

然后这两天虽然各有各的摆,例如复习操作系统前玩贝塞尔(当然,这只是个背锅的)、复习计网前「复活」,但总的来说都是圆满完成了既定的复习目标——操作系统过了一遍笔记、看了要看的代码,计网再过了一遍总复习、对着答案看了一遍作业、早上一个多小时将 238 张卡清零从头过了一遍。

这样看,怎么都可以说是比之前好太多了。

只是这两天考了操作系统和计网,我倒有点泄气了。

倒也不是说因为我这学期多么「刻苦」,所以一定要比之前考得更好的成绩,而是感觉自己力都使错了方向,蓄了很多力结果打歪了这样。

我也不多举例子,就举今天我考场上就绷不住的。

给的考纲里有个到移动设备的直接/间接路由,无线网络和移动网络是我学的时候没怎么学的,因为在后面也之前没怎么看过,同时又不感兴趣,因此也不像后面的安全性理解相对多一点,这部分可以说是相当薄弱的。

于是我就去看,原笔记一坨英文缩写,看了也看不明白,又得从头开始理解。反正就是硬着头皮看了,终于理解了,此外还能看到现在的笔记有了 abbr,就是后面补充的。反正就是我知道这两个是怎么一回事了。

然后实际上考的是什么?有哪两种路由方式,没了。

这好歹还算是考了的。我还硬着头皮看了跟移动网络一样不太感兴趣因此不太熟悉的控制平面内容,光是这两块就背了原笔记没有的 SDN 四个关键特征、ICMP 大概是干什么的、五个网络管理关键组件、SNMP 大概是干什么的、七个链路层提供的服务、4G LTE 的组成部分(早上 Anki 一个演进型分组核心网 EPC 英文记错了我都重来过两次)、移动设备切换的具体步骤……

也不是说应该每个都考,而是说好歹考一个吧,不然我背了这么多算什么呢,哭。有种看着地图挖矿,宝石都在表层,但我大部分时间都在费力钻井不断挖深的感觉。

当然要是这样的话我起码还能宽慰自己,我好歹是学到了点东西。不过实际上其实并不是这样的。

我一直埋头在挖地图上标记的点,但其实更多的宝石压根没在地图上标记出来。这才是最动摇我的所在,因为像是否定了我笔记存在的意义一样。虽然说我笔记最大的意义我之前也提到过其实是观赏性,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一直是利用过它的实际意义。

也正因此我其实考完操作系统也没感觉如何,不会像之前一样痛斥自己的摆烂,因为我知道没啥区别,我没头绪的地方是我再翻来覆去看八十遍笔记都一样的,我对笔记的复习虽然没有全力,但也已经尽到我最大可能了。

如果说是那种逻辑要求很高的题目,那我甘拜下风,毕竟我也非常清楚,即便是所谓「深」,那也只是相对而言的,其实非常脆弱,随随便便就能击溃。

不过计网还是有遗憾的。虽然我可以稍微自信地说整篇总复习我都基本上背下来了,但不得不说是存在「虚假记忆」的成分的,即记的是上下文而非本身。例如说记的是问题这个形态,这么多文本、这个形状的文本、这个地方挖的空,我记住了答案,结果对应的实物我却没记下来,或者说混乱了。这个确实是我复习的缺漏之处,我也是心甘情愿地咽下苦果。

用一个词总结情绪的话可能就是「不服气」吧,确实是有点孩子气。毕竟表层的内容都能击败我,却在叫嚣着这不过是刮痧罢了,我练的是真本领内功。

有意思的是,上学期的计组倒是完全不一样。那会可以说几乎是没学,全靠期末突击的,我也敢打包票绝对是没我这学期学得好的。但考完后的感觉似乎还不错?更多的其实是「庆幸」?

那会可不像现在,整篇总复习都过了一遍(虽然其实也有轻重之别),那时是真的直接放掉了一些块不看的,因为感觉相当复杂,没时间看。因此考完后最庆幸就是没怎么考。

可能就是这样一种情绪吧:因为没什么时间,就只好在地图标记点上草草铲一点土,挖到了宝石,而最后结果是更深处没有宝石,庆幸自己没往下继续挖浪费时间。

那会大部分时间用在了「开采」而非往深处「勘探」,而这学期因为早早开土完了而更多时间是在往深处巩固,因此从时间利用率上看,上学期反而时间利用率更高,因此我反而心情更好。

这就有点讽刺了,学得更认真反而获得感越低。

不过我上面不是还说了吗?不管怎么样也都是我学进去了的知识。但很遗憾的是我感觉意义并不是很大,因为「遗忘」。

知识的遗忘说实话我是从大学才意识到的,在小学、初中、高中说实话真没怎么察觉到,那会最多只是「忘了」,还不能到「遗忘」的程度。那时候看一些内容、公式等,会想我应该很长时间都忘不掉。但事实上,在大学很快就忘记了。

大学以前的学期要我说其实比大学的学习更深。我这里并不是说知识的深度,而是理解的深度。从前的学习会通过练习,后面还会不断反刍,巩固理解与记忆。但说实话我在大学课内学到的知识,基本上都只能说是浮光掠影。现在的我跟两年前的我对我大一课程理解的最大区别其实就是,在看到某个概念时,现在的我会说「噢,这个我好像见过」,仅此而已。

如果说两年前我只是在某一方面初尝「遗忘」的威力,那大学则是我彻彻底底见识到「遗忘」的可怕之处的时候了,因为这时候它将魔爪伸向了我的知识。

还有什么要写的吗?我有点忘了。

哦还有一个点,就是复习资料的事情。看上面可以发现其实我复习好像基本是绕着我的笔记转的,没有别的资料了吗。

你好,确实大概没了。首先现在在 AI 助力下,笔记基本上就是基于课件的,因此课件意义不大。当然其实应该对照课件进行笔记更新的,但是好像这学期唯一做到了的也就操作系统的笔记了,而唯一打了警告的则是软工的笔记……

然后往年卷,唔,我这个历史就一年、系祚三年的专业能有多少沉淀。像大一数学这种都要学的课还会找找,现在这些专业课我基本不看卷子的,除非是老师直接给的。

还有就是习题了。真要说的话,作业的用处可比我笔记高多了,我反复看几遍笔记,不如过一遍习题有用。真要说的话凭我总复习前的积累,如果去把习题全背下来,估计心情会比现在更舒畅呢。

至于课本,我不怎么用课本。

计网的这个总复习有 23k 字,111KB,是目前笔记之最(第二则是计组的总复习 85KB 20k 字,另外计网总复习最开始的版本虽然也有 100KB+,但字数不到 20k),破了纪录和 100KB 线。看着这个庞然大物,我有点茫然。期末考前我无疑是骄傲的——这是我很重要的成果,但期末考后我却有点不知道它的意义了……

时间也不多了。因为心情不大好,以及对笔记出现了信任危机,复习数据库时没有过笔记了,而是去做练习卷了。其实按时间来算是可以做完再看的,不过今天比前两天状态都差,「做完」后改的还没看完呢,之前的作业也没看,然后其实还是要过一遍笔记就是了。

这是大学后出现的一个新的问题,我想应该是需要一个全新的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