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集基本知识
Rn={(x1,x2,⋯,xn)∣x1,x2,⋯,xn∈R}
设 P1(a1,a2,⋯,an),P2(b1,b2,⋯,bn) 是 n 维空间 Rn 中的两个点,P1 到 P2 的距离定义为
ρ(P1,P2)=i=1∑n(ai−bi)2
设 P0∈Rn,δ>0,则点集
Nδ(P0)={P∈Rn∣ρ(P,P0)<δ}
称为点 P0 的 δ 邻域,简称邻域。点集
N˚δ(P0)=Nδ(P0)\{P0}
称为点 P0 的 δ 去心邻域,简称去心邻域。
Bδ(a)={x∈Rn∣ρ(x,a)⩽δ}
Sδ(a)=∂Bδ(a)={x∈Rn∣ρ(x,a)=δ}
Nδ(a)=Bδ(a)\Sδ(a)={x∈Rn∣ρ(x,a)<δ}
设点集 G⊆Rn:
- 若 P0∈G,且存在 δ>0,使得 Nδ(P0)⊆G,则称 P0 为 G 的内点。G 的全体内点的集合称为 G 的内部,记作 G∘。
- 若 P0∈Rn,且对任意 δ>0,Nδ(P0)∩∁RnG=∅,Nδ(P0)∩G=∅,则称 P0 为 G 的边界点。G 的全体边界点的集合称为 G 的边界,记作 ∂G。
- 若 P0∈/G,且存在 δ>0,使得 Nδ(P0)∩G=∅,则称 P0 为 G 的外点。G 的全体外点的集合称为 G 的外部。
- 若 P0∈Rn,且对任意 δ>0,N˚δ(P0)∩G=∅,则称 P0 为 G 的聚点。G 的全体聚点的集合称为 G 的导集。
- 若 P0∈G,且存在 δ>0 使得 N˚δ(P0)∩G=∅,则称 P0 为 G 的孤立点。
值得注意的一些「点」:
- 点集的点未必是内点。例如一个点集 G={(x,y)∣x2+y2⩽1},其内部为 G∘={(x,y)∣x2+y2<1},即 ∀P0∈∂G⊆G,P0∈/G∘。
- 边界点未必属于点集。例如一个点集 G={(x,y)∣x2+y2<1},其边界为 ∂G={(x,y)∣x2+y2=1},而 ∀P0∈∂G,P0∈/G。
- 聚点未必属于点集。例如一个点集 G={(x,y)∣x2+y2<1},其聚点为 {(x,y)∣x2+y2⩽1}。
- 边界点未必是聚点。例如孤立点是边界点,而孤立点不是聚点。
- 边界点一定不是内点。
- 孤立点一定是边界点。
- 内点一定是聚点。
- 外点一定不是聚点。
设 G⊆Rn:
- 若 G 的每个点都是 G 的内点,即 G=G∘,则称 G 为开集。
- 若 Rn\G 为开集,则称 G 为闭集。
- 如果点集 G 任意两点可以用曲线连接,且曲线上的点都属于 G,则称 G 为连通集。
- 若 G 既是开集又是连通集,则称 G 为开区域。
- 若存在非空开区域 A,使 G=A∪∂A,则称 G 为闭区域。
- 开区域和闭区域统称为区域。
- 规定空集 ∅ 和全空间 Rn 既是开集又是闭集。除此以外任何 Rn 的非空子集不可能既是开集又是闭集。
对于第 2 个定义,我一开始想的是「不是开集的点集称为闭集」,这个观点是错误的,详细看下面的例子。
对于第 5 个定义,我一开始想的是「既是闭集又是连通集的点集称为闭区域」,然而对于点集 G={(x,y)∣x2+y2=1},这是一个闭集,也是一个连通集,但不是闭区域(因为 G 没有内点,而非空开区域一定有内点,形成的并集也一定有内点)。
设 G⊆Rn,P0∈Rn。若存在 k∈R,G⊆Nk(P0),则称 G 为有界集,称
d(G)=sup{ρ(P1,P2)∣P1,P2∈G}
为 G 的直径。否则称 G 为无界集。
注意,是 sup(上确界)而非 max,因为可能并不存在最大值,例如下面的例子。
用的是直线距离,即「外蕴距离」。两点间内蕴距离定义为用点集中曲线连接两点的最小长度。
来看看一个点集 G={(x)x=n1,n∈N∗}:
- G 的内部 G∘=∅。这是显然的,毕竟 G 中的点都是孤立点。
- G 的边界 ∂G=G∪{(0)}。孤立点一定是边界点,同时点集 G 的点与 (0) 的距离可以任意小(即对任意 δ>0,对任意 n⩾⌈δ1⌉,都有 ρ((n1),(0))<δ),因此 (0) 也是边界点。
- G 有唯一聚点 (0)。跟上面一样,G 的点与 (0) 的距离可以任意小。
- G 不是开集,不是闭集,也不是连通集。G 内部为 ∅,则 G 不是开集;(0) 不是 Rn\G 的内点(因为 (0) 的任意邻域都包含 G 中的点),则 G 不是闭集;G 中的点都是孤立点,因此 G 不是连通集。
- G 是有界集,且 d(G)=1。G 的点都在 N1(0) 中,因此 G 是有界集;G 中点距离的上界为 1,因此 d(G)=1。
多元函数
概念
设 D⊆Rn,称映射
f:D→R
为定义在 D 上的 n 元函数。常记为
yy=f(P),=f(x1,x2,⋯,xn),P∈D(x1,x2,⋯,xn)∈D
变量 x1,x2,⋯,xn 称为自变量,y 称为因变量,D 称为函数 f 的定义域,记为 D(f)。
f(D)={f(P)∣P∈D}
称为函数 f 的值域。
{(xn,f(xn))⊂Rn+1∣xn∈D} 称为函数 f 的图像。
二元函数及以上的函数称为多元函数。
多元隐函数、多元复合函数、多元初等函数、多元有界函数等定义与一元函数类似,不再赘述。
我们常将二元函数 f:D→R(D⊆R2) 记为
z=f(x,y),(x,y)∈D
三元函数 f:D→R(D⊆R3) 记为
w=f(x,y,z),(x,y,z)∈D
变量群
- a,b,c,d
- i,j,k
- m,n,l
- p,q,r,s,t
- u,v,w
- x,y,z,w
多元函数的极限
n 重极限
仿照一元函数的极限,以及多元函数距离的定义,我们可以定义多元函数的极限。
二重极限
设 D⊆R2,函数 f(x,y) 在 D 上有定义,P0(x0,y0) 是 D 的聚点。若存在常数 A,对于任意给定的 ε>0,存在 δ>0,使得当 P(x,y)∈D 且 0<ρ(P,P0)<δ 时,有
∣f(P)−A∣=∣f(x,y)−A∣<ε
则称函数 f(x,y) 在 P→P0 时以 A 为极限,记为
P→P0limf(P)=A或f(P)→A(P→P0)
也记作
(x,y)→(x0,y0)limf(x,y)=A或f(x,y)→A((x,y)→(x0,y0))
或
x→x0y→y0limf(x,y)=A或f(x,y)→A(x→x0,y→y0)
同理有
设 D⊆Rn,函数 f(x1,x2,⋯,xn) 在 D 上有定义,P0(x10,x20,⋯,xn0) 是 D 的聚点。若存在常数 A,对于任意给定的 ε>0,存在 δ>0,使得当 P(x1,x2,⋯,xn)∈D 且 0<ρ(P,P0)<δ 时,有
∣f(P)−A∣=∣f(x1,x2,⋯,xn)−A∣<ε
则称函数 f(x1,x2,⋯,xn) 在 P→P0 时以 A 为极限,记为
P→P0limf(P)=A或f(P)→A(P→P0)
也记作
(x1,x2,⋯,xn)→(x10,x20,⋯,xn0)limf(x1,x2,⋯,xn)=A或f(x1,x2,⋯,xn)→A((x1,x2,⋯,xn)→(x10,x20,⋯,xn0))
或
x1→x10x2→x20⋮xn→xn0limf(x1,x2,⋯,xn)=A或f(x1,x2,⋯,xn)→A(x1→x10,x2→x20,⋯,xn→xn0)
与一元函数的极限类似,一元函数极限可以通过任何方式趋于极限点,并取得相同的极限值。多元函数也是如此,要求趋于极限点的路径是任意的,只要通过两条路径趋于极限点的极限值不同,就可以断定多元函数在该点极限不存在。
但同时,多元函数比起一元函数只有左右两个方向,只需判定左右极限相等,有了更多的选择,因此也更加复杂。
累次极限
有时需要先对其中一个变量求极限,再对另一个变量求极限,这种极限称为累次极限。
对于二元函数 f(x,y),先把 y 看作常数,求 x→x0 时的极限,得到一个关于 y 的函数 g(y),即
x→x0limf(x,y)=g(y)
再对 y 求极限,即
y→y0limg(y)=A
若两个极限均存在,则称 A 为函数 f(x,y) 在点 (x0,y0) 处先对 x 后对 y 的累次极限,记作
y→y0limx→x0limf(x,y)=A
同理可定义先对 y 后对 x 的累次极限,记作
x→x0limy→y0limf(x,y)=A
多元函数的连续性
设 G⊆Rn,函数 f 在 G 上有定义,P0 是 G 的聚点 且 P0∈G。若
P→P0limf(P)=f(P0)
则称函数 f 在点 P0 处连续。
若 G 中每一点都是聚点,且 f 在 G 中每一点都连续,则称 f 在 G 上连续。
若 f 在 P0 处不连续,则称 f 在 P0 处间断,并称 P0 为 f 的间断点。
对二元函数 z=f(x,y),记
⎩⎨⎧ΔxΔyΔz=x−x0=y−y0=f(x,y)−f(x0,y0)
称 Δx,Δy 分别为自变量 x,y 的增量,Δz 为 f(x,y) 在点 (x0,y0) 处的全增量。
于是连续定义等价于
Δx→0Δy→0limΔz=0
同时,类似一元函数,多元函数也有对应的零点定理、介值定理、有界性定理、最值定理等,在此不再赘述,只需注意定理中要求 G⊆Rn 为有界闭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