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模式画布

在探讨商业模式创新时,我们首先需要一个统一的、直观的框架来描述、评估和改进商业模式。这个框架需要足够简单,以便团队成员能够快速达成共识;同时又要足够强大,能够应对复杂的商业环境。商业模式画布(The Business Model Canvas)正是为此而生的工具。

商业模式

一个商业模式描述了企业如何创造价值传递价值获取价值的基本原理。它是一幅战略蓝图,通过组织架构、流程和系统来实施。

商业模式画布将一个商业模式解构为九个相互关联的构造块,覆盖了企业的四个主要方面:客户产品/服务基础设施财务能力。这九个模块共同描绘出企业实现盈利的逻辑。

画布的右侧(感性端)聚焦于价值创造,关注的是「为谁服务」和「提供什么」;而左侧(理性端)则聚焦于效率,关注的是「如何实现」价值创造。

感性端

客户细分 CS

客户细分(Customer Segments, CS)是商业模式的基石,它定义了企业希望触达并服务的不同人群或组织。没有能带来利润的客户,任何企业都无法生存。因此,商业模式的起点是回答:我们在为谁创造价值?谁才是我们最重要的客户?

企业需要根据客户的需求、行为或其他特征将其划分为不同的群组,并审慎选择服务于哪些群体、忽略哪些群体。

客户细分的类型:

  1. 大众市场(Mass Market)
    • 不区分客户群体,提供标准化的产品和服务。价值主张、渠道和客户关系都聚焦于一个庞大的、需求相似的客户群体。
    • 例子:大型零售商(如沃尔玛)、传统消费电子产品。
  2. 小众市场(Niche Market)
    • 专注于一个具体的、特定的客户群体,根据其高度专业化的需求量身打造产品和服务。
    • 例子: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其客户主要是特定的主流汽车制造商。
  3. 求同存异的客户群体(Segmented)
    • 服务于多个需求和问题略有不同的细分市场。企业为每个细分市场提供有细微差别的价值主张。
    • 例子:银行零售部门,将客户划分为资产在 10 万美元以下的群体和资产超过 50 万美元的群体,为后者提供更专属的服务。
  4. 多元化客户群体(Diversified)
    • 服务于两个或多个需求和问题完全不同的客户群体。
    • 例子:亚马逊最初是零售商,后来利用其强大的 IT 基础设施,向其他互联网公司提供「云计算」服务(AWS),这是一个与其零售客户完全不同的客户群体。
  5. 多边平台/市场(Multi-sided Platforms/Markets)
    • 服务于两个或多个相互依赖的客户群体。平台的核心价值在于促进这些群体之间的互动。
    • 例子:信用卡公司需要庞大的持卡人基础和广泛接受其卡的商家网络;B 站需要内容创作者(UP 主)和内容消费者(观众)。

英雄联盟:构建网络状价值主张的多边平台

《英雄联盟》的成功远不止于游戏本身,它构建了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笼络了多种类型的用户并促进他们互动。

graph TD
subgraph 核心产品
    LOL_Game[英雄联盟游戏]
end

subgraph 用户群体
    A[重度玩家(排位赛)]
    B[轻度/休闲玩家(大乱斗, 云顶之弈)]
    C[内容消费者(观众)]
    D[电竞粉丝]
end

subgraph 衍生价值
    E[直播/视频内容]
    F[电竞赛事]
    G[电竞经理(手游)]
    H[社区/文化]
end

LOL_Game --> A & B
A & B -- 产生内容 --> E
C -- 观看 --> E
LOL_Game -- 选拔选手 --> F
D -- 观看/支持 --> F
F -- 明星选手/八卦 --> G & H
D -- 参与 --> G & H

style 核心产品 fill:#e8f4fd,stroke:#1e88e5,stroke-width:3px,color:#0d47a1
style 用户群体 fill:#f3e5f5,stroke:#8e24aa,stroke-width:2px,color:#4a148c
style 衍生价值 fill:#e8f5e8,stroke:#43a047,stroke-width:2px,color:#1b5e20
style LOL_Game fill:#fff3e0,stroke:#ff9800,stroke-width:4px,color:#e65100
style A fill:#ffebee,stroke:#e53935,stroke-width:2px,color:#b71c1c
style B fill:#ffebee,stroke:#e53935,stroke-width:2px,color:#b71c1c
style C fill:#e8f5e8,stroke:#66bb6a,stroke-width:2px,color:#1b5e20
style D fill:#e8f5e8,stroke:#66bb6a,stroke-width:2px,color:#1b5e20
style E fill:#e3f2fd,stroke:#42a5f5,stroke-width:2px,color:#0d47a1
style F fill:#e3f2fd,stroke:#42a5f5,stroke-width:2px,color:#0d47a1
style G fill:#e3f2fd,stroke:#42a5f5,stroke-width:2px,color:#0d47a1
style H fill:#e3f2fd,stroke:#42a5f5,stroke-width:2px,color:#0d47a1

这个网络状的结构,通过造星(电竞选手)、内容(直播/赛事)和社区(粉丝圈)将不同用户群体连接起来,创造了远超单一游戏产品的巨大商业价值。这体现了平台模式下,以满足人的多元需求和体验为核心的重要性。

价值主张 VP

价值主张(Value Proposition, VP)是企业为特定客户群体所创造的价值,它描述了公司提供的能解决客户问题或满足其需求的产品和服务的组合。价值主张是客户选择一家企业而非另一家的根本原因

价值主张可以是创新性的(满足客户未曾察觉的需求),也可以是在现有产品基础上增加新特性。其核心是回答:我们向客户传递怎样的价值?我们帮助客户解决了哪些难题?

我们可以将价值主张的创造因素归为三类:

  1. 让事情更简单(解决痛点)
    • 价格(Price):以更低的价格提供同等价值,满足价格敏感型客户。例如,小米/红米手机、廉价航空。
    • 缩减成本(Cost Reduction):帮助客户节约成本。例如,Salesforce 提供的 CRM 软件服务,免去了企业自行购买和维护的成本。
    • 便利性/实用性(Convenience/Usability):让产品使用更方便。例如,苹果的 iTunes + iPod 组合,提供了从搜索、购买到同步音乐的无缝体验。
    • 风险控制(Risk Reduction):为客户降低购买和使用产品/服务的风险。例如,二手车的保修服务、IT 外包的服务级别协议(SLA)。
  2. 让事情更「超值」(创造收益)
    • 创新(Newness):满足客户之前未被满足的全新需求。例如,智能手机的出现创造了移动互联网产业。
    • 性能(Performance):提升产品或服务的性能。例如,PC 产业通过不断提升计算速度来吸引客户。
    • 定制(Customization):为单个客户或客户群体的特定需求量身定制产品。例如,MIUI 采纳用户建议进行迭代、UGC 平台(B 站、抖音)让用户参与内容创造。
    • 设计(Design):通过出色的设计(美学、用户体验)创造价值。例如,苹果的产品、时尚界的奢侈品。
    • 品牌/地位(Brand/Status):客户通过使用和展示某一品牌来彰显身份和地位。例如,劳力士手表、潮流球鞋。
  3. 让事情更「省心」(集成服务)
    • 「保姆式」/一站式服务(Getting the Job Done):帮助客户完成特定的任务。例如,劳斯莱斯为航空公司全权负责飞机引擎的制造和维护,按小时收费。
    • 可获得性(Accessibility):让那些以前无法获得某种产品或服务的客户能够拥有它。例如,共享经济(分时租赁)让人们无需购买即可使用汽车,共同基金让小额投资者也能进行多元化投资。

价值主张的排他性

一个成功的价值主张,目标是在特定场景下成为用户的第一选择。例如,尽管微信的渗透率极高,但它并非唯一的社交软件。QQ(年轻人社交)、微博(公开社交)、Soul(陌生人社交)、GitHub(协作开发社交)等在各自的细分场景中都拥有稳固的用户群。这说明,精准的价值主张是赢得特定客户群体的关键。

渠道通路 CH

渠道通路(Channels, CH)描述了企业如何与其客户群体进行沟通、接触,并传递其价值主张。渠道是企业与客户的「交互触点」(touch points),在整个客户体验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渠道的作用贯穿客户旅程的始终:

sequenceDiagram
    participant E as 企业
    participant C as 客户
    E->>C: 1. 知名度(Awareness)<br> 提升品牌和产品认知
    C->>E: 2. 评价(Evaluation)<br> 帮助客户评估价值主张
    C->>E: 3. 购买(Purchase)<br> 提供购买产品和服务的途径
    E->>C: 4. 传递(Delivery)<br> 向客户交付价值主张
    E->>C: 5. 售后(After Sales)<br> 提供客户支持

企业可以选择自有渠道合作方渠道或两者混合。

  • 自有渠道(Owned Channels)

    • 直接:销售团队、官方网站、直营店(如 Apple Store)。
    • 间接:品牌授权的零售店。
    • 优点:利润率高,控制力强。
    • 缺点:建立和运营成本高。
  • 合作方渠道(Partner Channels)

    • 间接:批发商、零售商、电商平台(如京东、天猫)、KOL 推广(如 B 站 UP 主恰饭视频)。
    • 优点:覆盖范围广,利用合作方优势,成本较低。
    • 缺点:利润率较低,控制力弱。

拼多多 x B 站:高性价比的渠道合作

拼多多的「百亿补贴」活动选择 B 站作为重要的推广渠道,是「人货场」理论的经典应用。

  • (People):B 站拥有大量对价格敏感但对品牌产品有高渴望度的年轻用户群体(如学生)。
  • (Goods):补贴的商品多为有趣、好玩但非急需的大牌消费电子产品,能有效激发冲动消费。
  • (Scene):拼多多强大的渠道能力和与品牌方的议价能力,结合 B 站的流量场景,创造了极高的转化效率。

这个案例说明,选择与自身价值主张和目标客户群高度匹配的合作方渠道,是实现低成本、高效获客的关键

客户关系 CR

客户关系(Customer Relationship, CR)描述了企业与特定客户细分群体建立的关系类型。这些关系可以是高度个人化的,也可以是完全自动化的。

建立客户关系的主要动机包括:

  • 开发新客户(Customer Acquisition)
  • 留住老客户(Customer Retention)
  • 增加销售额(Boosting Sales/Upselling)

客户关系的类型:

  1. 私人服务(Personal Assistance)
    • 基于人际互动。客户可以在销售过程和售后与服务人员直接交流。
    • 例子:商场导购、银行柜台服务、电话客服。
  2. 专属私人服务(Dedicated Personal Assistance)
    • 为单个客户指派专属的客户代表,建立最深入、最长期的关系。
    • 例子:私人银行的客户经理、大客户销售。
  3. 自助服务(Self-service)
    • 企业不与客户维持直接关系,而是提供客户自助服务所需的一切工具。
    • 例子:ATM 机、网上营业厅。
  4. 自动化服务(Automated Services)
    • 将复杂的自助服务与自动化流程相结合,可以提供更个性化的体验。
    • 例子:电商平台的个性化推荐系统、网站的智能导航。
  5. 社区(Communities)
    • 企业通过建立线上或线下社区,促进用户间的交流,从而更好地了解客户。
    • 例子:小米社区、华为的花粉俱乐部、各类网络游戏社区。
  6. 共同创造(Co-creation)
    • 企业超越传统的买卖关系,邀请客户共同创造价值。
    • 例子:MIUI 邀请用户参与系统设计、YouTube (UGC) 邀请用户上传视频内容、豆瓣用户撰写书评影评。

成本与价值的平衡

  • 成本导向的商业模式倾向于采用「自助服务」和「自动化服务」来降低成本。
  • 价值导向的商业模式则更注重通过「私人服务」「专属私人服务」和「共同创造」来提供高质量的体验。
  • 社区则是一种兼顾的方式,既能通过社交裂变降低获客成本,又能增强用户粘性和归属感。

收入来源 RS

收入来源(Revenue Streams, RS)代表企业从每个客户群体中获取的现金收益。如果说客户是商业模式的心脏,那么收入来源就是动脉。企业必须回答一个核心问题:客户真正愿意为怎样的价值付费?

收入可以是一次性的交易收入,也可以是持续性的经常性收入

  1. 资产销售(Asset Sale):出售实物产品的所有权。最常见的收入方式。
  2. 使用费(Usage Fee):按服务使用量收费。用得越多,付得越多。例如,电信套餐的通话时长、快递费。
  3. 会员费/订阅费(Subscription Fee):销售一项服务的持续使用权。例如,视频网站会员、健身房年卡。
  4. 租赁(Lending/Renting/Leasing):在特定时期内,将某项资产的专用权暂时授予他人。例如,共享单车、汽车租赁。
  5. 许可使用费(Licensing):授予客户使用受保护知识产权的许可。例如,软件授权、专利使用、品牌加盟。
  6. 经纪人佣金(Brokerage Fees):作为中介为两方或多方促成交易而收取的费用。例如,房产中介、信用卡交易手续费。
  7. 广告费(Advertising):为特定产品、服务或品牌进行宣传的费用。

定价机制:

  • 固定定价(Fixed Pricing):价格基于静态变量。
    • 目录价:固定的产品价格。
    • 基于产品特性:价格取决于产品功能或质量等级(如手机的「青春版」与「Pro 版」)。
    • 基于客户群:针对特定客户群体的定价(如学生版、教育版软件)。
    • 基于数量:价格取决于购买数量(批发价)。
  • 浮动定价(Dynamic Pricing):价格根据市场条件动态变化。
    • 谈判/议价:买卖双方协商价格。
    • 收益管理:价格取决于库存和购买时间(如机票、酒店)。
    • 实时市场价格:价格随供需关系实时波动。
    • 拍卖:价格由竞价结果决定。

价格歧视与法规

三级价格歧视(差异化定价)是一种常见的浮动定价策略,即根据不同维度对同质商品收取不同价格:

  1. 按人:对不同用户展示不同价格(俗称「大数据杀熟」)。
  2. 按量:购买量越大,单价越低(如批发、套餐)。
  3. 按类:提供可选择的差异化服务(如 VIP、加急服务、机票舱位)。

近年来,针对「大数据杀熟」等不合理差别待遇行为,各国监管机构已出台相关法规(如我国的《个人信息保护法》),要求平台不得利用算法在交易价格上实行不合理的差别待遇,并赋予用户关闭算法推荐的权利。这为商业模式的定价策略划定了法律红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