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8 月记事板
17 日
差点破纪录。不过现在也没啥可写的,就从别处不知道何时会公开的地方搬一点。虽然挂在 17 日下面,但并非是今天记录的内容,单纯提前展示点内容罢了。
一次噩梦
7.15 早做了个噩梦,本来应该早上讲的,现在可能忘了很多。因为有点意思还是记录一下,大概是下面的样子:
场所是学校,我睡觉,睡醒后从水管爬下来(我也不知道为啥走水管,好像是因为有事情警戒),四周空荡荡的,然后碰上类似维持警戒的人员?然后跟他们交流,他们详细告诉我发生了什么,就是有一些人给杀了什么的,好像在缉拿凶手之类的忘了,就记得一个就是他们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讲得特别详细。
然后画面一转开始排查凶手了。我有嫌疑,好像是因为那时候我在睡觉?似乎是滴一下卡就是排除嫌疑,类似于过地铁站刷学生卡(不过现在用的都是 NFC 了)。然后我就自告奋勇说可以去滴卡,好像在一群人比较早的部分。
结果我滴卡直接失败了,顿时慌了神。试了几次都失败了,只好先把位置让开,让其他人先滴,都过了。然后我印象中周围人的眼神变化非常让我难受,类似于「我们也想相信你」的这种感觉吧。
后面有点忘了,好像又抓住一根啥救命稻草什么的,具体是啥不记得了。反正记得「我」是先给剥夺了一些「荣誉」,后面我似乎还自我平反了还是什么的?是自我找到的信息,但好像算是给认可了?不太确定,但关注的人不多。
但其实我也不知道「我」是否就是犯案的真凶,记得梦中「我」还对此事有一点怀疑的。
就是这样一个梦。
然后刚刚把这个梦,和之前的一个梦让 AI 解梦一下,还挺有意思的,感觉挺贴近的。
蓝色是蓝色
8.12 晚上看了看蛇后,又顺带着看了点有关记忆的事情,看到了所谓的「记忆宫殿」。
记忆宫殿这东西我之前有所耳闻,当时就比较惊奇居然还能靠这种方式来记忆。但其实不只是惊奇这一点,还惊奇怎么能记住这么多「宫殿」的。
随后又看到一个名词「心盲症」,患者在人群比例个位百分比。感觉有点意思,点开看看,结果越看越不对劲。根据查到的信息,心盲症指的是无法进行视觉想象的状态。我看到的第一反应是,原来有人可以进行视觉想象吗?
然后就是典型的苹果、红星想象测试。我闭上眼努力去想象,但完全无法做到「想象出物体的颜色、细节」这种程度,我下面大概描述一下。
有两种,一种是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像是一团雾,然后你人为地分配了一个标签给它,说这个是「苹果」,基本上是没什么细节,甚至轮廓都可以说很模糊。
第二种是你给予强烈的想象暗示,这时候会勾勒出它的轮廓,像是在描边一样。但是这个笔墨是会消失的,比如说描着苹果,从上面开始往左边描,描到右边的时候左边的线条就消失了。如果想要去想象一些细节,或者是抽离出来看看整局的话,整个就崩塌掉了。想要维持这样一个想象,必须是不断重复这样的描边,才能让它一闪一闪地留存下来。
这已经是我尽力能做到的最好结果了,更深层次的细节完全是想都不敢想,根本做不到。颜色也是难以想象,原来脑海里是可以有颜色的吗?我的意识是无法生成这样五彩斑斓的场景的。
怎么说呢,第一次了解这种东西,打破了我的认知,是有一点苦涩的。原来有人的想象世界是七彩、细节的,而我甚至想象不出一个苹果,更别说彩虹了。
引申的还了解了一个「心聋」,也很震惊,居然有人内心是不能发出声音的吗?我内心倒是可以有声音,不如说打这些字、读这些字的时候就在发声了,然后也常常会自言自语,例如给自己下达命令、回忆事情、表达情感等等。说得非常多,而现实生活中又说得很少,导致有时候实际张口还有点不适应,要调整一下。
然后还看到一些有关心盲的问题,我记得几个就稍微回答一下个人的感受吧。
会做梦吗?
当然会,就在上面还有记录。当然,梦的内容也并非是形象的画面,颜色什么的也是肯定没有的。
会怕鬼吗?
怕,这不知道跟心盲有啥关系,看到有人说想象不出来是不是就不会怕了。非也,怕还是会怕的。当然现在不怎么怕,因为长大了点,当然主要是因为家里有人在,而且现在有光。
读小说什么感觉?
读小说时,我确实想象不出来主角的形象,因此非常希望有插图,还记得《射雕》的插图给的形象我就很喜欢。
然后一直有看到说,文字媒介的作品改编为影视作品后,会看到有人说形象符合自己的想象,其实我也一直不太理解,因为我脑海中没有自己想象出来的形象。只不过我是这样自圆其说的,视觉形象带给我的感受没有太大的违和感,那就算是比较契合的了,也就是众人所说的「符合自己的想象」。
立体几何如何?
嗯……虽然说立体几何不算我高中数学相对擅长的部分,但应该还是在平均线以上的。至于说想象啥的,做题可以看图画图啊,我又不是闭眼做题……
当然,单纯脑海里肯定是想象不出来的,但是盯着一张平面图可以稍微想一想连上一条线后大概是什么样子的,但不是主要手段。
会很专注吗?
看上面就知道并不了……即使是冥想的时候,也有内心的声音,一直在不停地念叨,怎么可能专注。
脸盲吗?路痴吗?
脸盲大概不太算,我还是能认出人的。但前提是给我照片、实人,让我凭空想象一下一个人的特征,我做不到。
路痴这确实,不过我感觉更大的原因在于我外出比较少,而非这个「心盲」……
描述力很强吗?
并不,看过我的文字就知道我表达之匮乏了。
写字是怎么想的?
没有想,肌肉感觉。脑海中不会出现字。
我看有人说比如说看到一个单词,会有像黑板的东西,然后陈在上面。那我感觉好酷啊,是不是还能把草稿放在上面?我记得我之前晚上算东西的时候想象中依旧是浑沌,留不下东西,只能全靠记忆。
然后再继续说说。固然我是有点嫉妒能有丰富多彩想象力的所谓「正常人」的,但这不代表我没有什么想象力。看到网上的一个说法挺贴切的,如果说正常人的想象比较接近相片、电影的话,我的想象更像是小说。
我也有想象过架空世界,庞大帝国的末年,逐步走向崩溃、割据,群雄逐鹿,战火纷飞。也有功勋赫赫的名将指挥了一些惊世骇俗的战役,攻城略地。只是我的想象没有《跨越阿尔卑斯山圣伯纳隘道的拿破仑》中拿破仑的英姿,而是《郑伯克段于鄢》这样的记录,是一句又一句的描述,我基本上是看不到疆域、战场等的细节的,最多有点模糊的概念。
唔,大概就写这么多吧,也有点晚了。稍微总结一下就是,虽然可能有点不甘,但总的来说我感觉可能影响确实没那么大,否则我也不会现在才惊觉了。从我个人的生活来看,这也并没有给我带来多大的困扰,似乎也没有因为这一点导致我不如别人了一样。
最后,子标题的「蓝色是蓝色」是什么意思?这其实是我突然联想到之前见过的一个哲学问题而写下的——我看到的蓝色和你看到的蓝色是一个蓝色吗?。
GitHub 二验
8.13 开始弄 GitHub 二验。
GitHub 学生认证看说是两年需要重新提交材料进行验证。现在改到设置那块了,而且究极离谱,我真的无话可说了……
我手把手也是帮一手之数以上的人弄了这玩意,也算是摸索出该怎么做了,按理来说应该是一遍过比较合理吧。即便是之前我也就 reject 了加起来也就两三次?而现在我已经 deny 了两页,共十次了。
真是神人了,得要手机,因为要拍照,之前电脑的摄像机早不知道丢哪去了。证明选的就是学信网,Edge 翻译成英文拍照。然后位置不对还会问你理由,一开始答的是还没上课,证明就是拍张校历。反正早期直接列出六点问题。
不行,然后去查一些内容,改用记事本,自己写信息,甚至可以说完全是乱写,比如说毕业时间我直接 2028 都没改,其他专业、班级也完全是保留着没改。用记事本写下英文这些信息,加上一句 Nanjing University Distance Learning verification,文本放大然后拍照。然后后面地址不对理由改成远程学习。两次拍照都是拍同样一个记事本内容,问题就只变成一点了。
我用学信网、校园卡这些可信度高的材料你给我列出好几点有问题,我直接大字胡编贴在记事本就可以是吧?合着真的完全就是 OCR 啊?
另外 VPN 不行,VPN 即使是远程学习还是会多一点说要你关掉 VPN。因此直连不上就头大了,我也是趁直连可以时多试了几次。
那一直困扰我到现在的那一点问题是什么?是 Billing,一直说我 Billing 信息有问题。我之前申请过的时候都还不用 Billing 的,现在给补充完整了。真无语,我 First Name, Last Name 正着来、反着来、同时填相同的,一直都是一个提示说我 Billing 错了,然后后面又直连不上了,心累。
8.15 意识到似乎假名也可以后我就用假名了,尝试主要是改地址 + 注销重登,仍然失败。看到一个 discussion 也有类似的问题,但现在回复的人比较少,因此不确定是不是共性的问题。
现在统共 16 次 denied,暂时先不弄了。
19 日
今天我要聊两个「微」姓人士,表扬一个批评一个。
微软
你无敌了,微软。
昨天晚上看到一个消息,说 Windows 八月最新安全更新 KB5063878 会导致硬盘丢失、数据损坏的情况。
于是我就好奇看了一眼更新历史,心顿时一沉:
而就在前几天,我还遇到过一次移动固态硬盘掉盘的事情,没识别上。虽然重新拔插后就仍然可以了,但我以为是硬盘的问题,想到了之前的机械硬盘之事,于是我就拔掉了固态硬盘,几天后才插回去。
当然这个处理显然是非常随意的,毕竟我没额外的能力、精力去备份了。
现在看来,有可能是 Windows 更新的问题,当然并不百分百确定就是了。
今早卸载掉了这个更新,但是在更新历史记录里还是留着的,只是这时候卸载更新中就没了。
然后用 DiskGenius 检查了一下,S.M.A.R.T. 信息还是比较正常的,但我坏道检查了一下移动和笔记本的固态,却大有问题。
我之前也了解过,固态硬盘似乎并不能将坏道检测作为参考标准。但我想了想,上面似乎有时间的指标,大概能作为性能的一个侧面指标,加上我还有之前的数据,可以与之进行对比。
首先是移动固态硬盘的情况,8.6 的时候遇到过一次文件识别问题,拔插后就好了,那会做过一次检测。而我在 2024.1.11 时还做过一次检测,可以用三个检测来推测一下。实际上 2024.1.11 与 8.6 的数据基本比较相同,有少量优秀转为良好,但首位数字都没有变化。8.6 时有 7 个正常,没有一般,而今天的检测报告 571 个正常,2 个一般。
8.6 时没做笔记本的固态的检测,因此只有 2024.1.11 的数据供对比参考,那会基本上都是优秀、良好,下面是现在的数据:
嘛,嘛。即使听说这个检查对固态无用,但我还是吓得将一些数据备份了。当然,备份用的是那个移动固态硬盘。
只是一些大物件还是有点吃力,先用着吧,到时候再说。
我之前一直是关掉 Windows 更新的反对者。不过早期时候的我(登录管理员账户、破解软件横行等)却常常关掉更新,虽说可能确实有更新麻烦、误事的原因,但主要可能还是一种「撑场面」手段。
而后面我逐渐变为反对关闭 Windows 更新的缘故就在于安全性,我认为安全更新还是有必要进行的,可以弥补一些漏洞,长时间不更新还是有安全隐患的。
当然我也不是没听说过微软之草台班子,更新有各种各样的问题。虽然我也受其困扰,但我想为了安全性付出一些代价我是可以忍受的,微软虽然现在 Windows 有点拉跨,但好歹也是一主流操作系统,同时自己也是个不弱的科技企业,我想下限还是有点的。
即使是前段时间的全球蓝屏问题,因为没波及到我,倒也没太在意。属于是刀没砍到身上感受不到肉疼了。
而现在我改变了思想,可以更新,但绝不能按它提供的频率进行更新,必须要让这些更新经过了全球人一段时间后的检验后我才能更新。为此我先暂时用它内置的推迟功能暂停了五周,随后会研究一下更为持久的开启/关闭更新机制。
最后,多等一段时间,等一些专业人士的研究出来,具体了解一下到底是出了什么事情。
后续
截至 8.30,暂时还没看到过完整的复现报告。同时微软声称这些问题与 Windows 安全更新无关。
微信
既然微软是骂(上面的总不能是夸吧),自然微信这里就是夸奖了。
总的来说我觉得最近微信还是值得一个夸奖的,有进步。
4.0 似乎成为正式版了?因为我看 Scoop Bucket 也弄成 4.0 了,就顺势更新了。
其实之前测试过,但我忘了是啥原因有点不满意然后又卸掉了。
当然这个跨大版本更新还是有问题的,因为我看到了记录迁移(WeChat Files
到 xwechat_files
)引发的一些问题。不过因为我没遇到倒也没太放在心上。
界面确实好看了一点,同时像是红包、转账、公众号一些功能在我的使用下也是感觉比之前好。
印象中之前的微信基本上一直在原地踏步,更新也只是「修复了一些问题」这样的车轱辘话,好像没怎么见过功能更新。
但近期微信的功能更新我倒是感觉明显变多了,不知道是不是鸿蒙的推波助澜。
当然夸归夸,我批评微信的很多重点其实依旧没有得到解决。现在夸一下只是因为好歹往前迈步了。
24 日
返校
这部分也是从别处搬运的。
回校了,现在好疲惫。
十二点半去睡觉,但是翻来覆去睡不着,最后快一点半才睡着。然后四点多又起来出发,睡了不到三个钟,只能计入「零星小睡」。
打车去机场路上小眯一会,然后走流程候机。
候机的时候看小说,不过那里有点奇怪,每个座位都有充电器,但只能充手机,而且需要扫码弄个什么玩意。不过我第一次弄有 2h,够用了。虽然插着电,但还是有掉,好在不多。另外这个充电也不稳,稍微动一下就断了。
在飞机上也好累,起飞前玩了玩屏幕,发现竟有《周处除三害》,遂跳转到名场面,不过这个前面有广告,虽然能手动拖进度条跳过。结果杀了尊者后下去,就直接跳到在船上劫人质然后自首了,屠杀信徒直接给删减了……我就是来看这个的……
不过我对这个场景的观感的评价是太血腥了,看的时候还是不适大过爽感。直接跳过来看这里也是惊讶居然能在飞机上看这个。不过果然还是看不了啊……
起飞延误半个钟,剩下时间就看小说。在空中开睡,然后吃飞机餐。下来后就继续看小说。
没有提前订火车票,当时犹豫了一下,怕耽搁了太久火车赶不上白白浪费,因此最后没订,打算到时候随机应变。
最后我是到了车站才开始订,然后还两个挑了一个,选了个时间更早但稍微便宜几块的。本来想着是都到车站了问题不大,但是分配的检票口在我上来的最远处,而且人特别多。非常极限,最后是发车前四分钟登上了列车,我连车厢都来不及找,赶紧先上车。
订的是二等座,但得知座位在列车另一侧我也懒得移动了,反正就半个小时,站票得了。
后面顺利搭上公交。另外出来热死了,比深圳高了五度以上,这太夸张了,我整个暑假没感受过这么热,你在南方还是我在南方啊?
回宿舍后先玩了一小时手机(有客观原因),然后才开始收拾。
晚餐没胃口,吃了桶泡面,然后骑车去西区逛逛,熟悉一下。
西区太大了,我也没地图,路上也鲜有指引,只能无头苍蝇乱窜。看到好多地方似乎还并未清除掉装修的痕迹,甚至仍然在建造。
另外也真是奇葩,我住在东区,结果一大半课要去西区上。真的太太太远了,路程是之前的两倍以上,以前从宿舍到教室大概 8min 左右,现在估计起码 20min,合着我回到小学了?很难评,在南雍上课多好。
另外看到另一个大操场,紫色跑道有点难绷。有种在深中第一次见到蓝色跑道的感觉,但更甚。感觉紫色跑道很难看,这是能说的吗?
本来想说蓝色跑道好看点的,不过点开了拍的照片,似乎其实也还可以?嗯,那就当我没说吧。
另外现在西区还没啥网,在外面连不上。然后我绕了一大圈在一侧门看到了地图(其实东西区那条路也有,只是当时有人在看了我就没看),终于了解到教学楼在哪,于是赶过去。然后看到还没开放,明天才正式开放。好吧,行吧,我本来就是想过来熟悉下环境的说。
嘛,西区怎样其实我都无所谓,东区已经够我生活了,而西区对我来说又太远了,我以后除了上课与特殊情况估计也不会去西区。甚至自私、夸张点说我还不太满意西区呢,因为开了西区我就不能在南雍楼上课了,通勤地狱。
背叛
上面的内容越看越不对劲。
对啊,你不是七月才痛苦地说再也不搭飞机了吗?怎么最后还是坐飞机了呢?难不成你忘记了打车之痛苦吗?
不,我没忘,打车的痛苦仍然萦绕在我心上。只是的确,在家里打车去机场是比在机场打车回家方便点的,这是事实。
此外我其实看了车票,但是我仔细一看才发现到站点居然是「苏州南」,还有个「盛泽」,这两个站没有公交搭,离南大也远得很。有到苏州站的也要十个小时多,而且到晚上挺晚,回宿舍可能不便。
因此我又投降了。不过我那会看的时候原来没注意站点吗?怪喽怪喽。
GitHub
哦,我昨天过 GitHub 二验了,下面也是搬过来的内容。
上次尝试已经是 8 天前了,一周过去后我想回去前再试一次吧。
因为唯一的问题出在 Billing,我就点开看看,结果看到下面的消息,提示我不能修改 Billing 信息了:
Sorry, you can't update your billing information at this time
We are sorry, but after reviewing we have determined that the billing information supplied is ineligible for transactions with GitHub due to government restrictions.
Learn more about GitHub and trade control regulations.
我直接一个问号?合着我给制裁了?但我又不是在伊朗、朝鲜等,学校也不在实体清单,怎么给制裁了呢?
于是我顿时就泄气了,估摸着二验也不用想了,Billing 都出事了怎么可能过得了?而且还要想办法先把这个弄掉再说。
不过正好那会手机已经开启验证了,已经完成第一步了,我想那干脆最后试一次吧。于是就照着之前的流程,完全相同的步骤再走了一遍。
过了一阵子后刷新去看,发现还是绿色的,想怎么还是 Pending,不如赶紧给我变红转 Denied 让我死心。
结果定睛一看,Approved……
所以之前十多次尝试都算什么呢?要知道这十多次干的事情基本是完全相同的。
不过这个 Billing 也不是个事啊,有可能会影响下次验证(虽然说是两年后了)。但我打算等学生包到手了再搞这个。
另外不走它给的途径,太复杂了,还要提供很多很详细的资料如自拍等。我打算用 GitHub Support 试试,要是不行就算了。
想不到有啥能写的了,那就这样。哦对了,9.3 那天早上没课(这学期课好少,我说不定还要退一点……),嘻嘻,爽看阅兵。因为内容似乎不够一个子标题就这样了。
难绷,本来我没意识到这意味着什么,结果第二天补退选去看是发现,周三上午的课是《机器学习》,乐。
一年前偶然射出的一支箭,在现在击中了我的敌人。
27 日
今天中午之后头一直晕晕的,直到刚刚洗了澡后才稍微好了点。再聊点苏州校区相关吧。
恕我直言(仅是我自己个人体验对比与情绪宣泄,不涉及任何其他外部),西区开放后的上课体验可以说相较之前可谓是直线下滑,哪怕是跟大一相比我兴许都估摸着要投大一体验一票。
当然首先这狗屎天气有很大功劳,要是它秋高气爽,我也不至于那么大怨气。真的离谱啊,我在广东十八年,没听过红色高温预警(当然跟我外出少也有关系),这下是真红温了。
这段时间怎么这么热?比广东还热不少,回学校时看天气时都惊呆了。
热也就罢了,结果我通勤路上基本都是无遮蔽的,几乎完全要暴露在太阳底下。
大二通勤体验除了路程短外非常好一点就是,从宿舍到教室基本上可以算全程有遮盖(除了天枢楼前一小段,虽然可以稍微绕一下,但一般也就是直接冲过去了),不管是瓢泼大雨还是盛阳烈日都不在话下。而这个逼西区我基本上要在太阳下硬走。
哪怕是在大一时,远如逸夫楼,中间一大部分路程也是有树荫的。在深中时似乎也是大部分在室内游走。而即便是小学、初中的长途奔袭,那也基本是有绿叶庇护的。
另外我走路计时了两次,都是走中间那条道路,大概中间路程时间在 15min 左右,完全正常步行,没有刻意加速、减速,也没有雨天等影响。
经过两次计时,大概可以估算出各段路程用时(粒度是一分钟,但其实有点粗了):从宿舍到走廊起点大约 6min,如果是从十六食堂则大约 4min;走完走廊到达西区大约 3min;再到达教学楼楼底大约 3~4min;然后 A/B 区大约用 2min,C 区大约用 3min。
这样看来其实比我之前估计的 20min 以上少,但两倍以上应该还是有的,因为之前的时间我也应该是有高估,大概用不了 8min。跟小学初中的通勤路程也不好比,因为步幅、步频都不一一。
但时间、路程只是一方面,路上的体验就是另外一方面了,甚至其实才是主导因素,这我上面提过了,在这段时间体会尤其深刻。要是天气好、舒适,我走个二十分钟也不是不行,但这种酷暑走的路上真无时不刻不在骂这个破天气。
骑车的计时也有,但我都忘记了具体数值了。应该不算开车、锁车,纯骑行用时大概 5min 以内。算上找车、回宿舍应该也不会超过 10min。
骑车分走两条路,第一次跟走路两次一样,走中间那条道,第二次走北边(?)绕行宿舍那边,顺带取了快递。因为具体时间没留下来,也不清楚哪个更快。但第一条路线跟吃饭路线有重合,第二条则相反,有点难以抉择。
说回开头,今天为何头晕晕的。前几天忘戴了帽子,直接就是嗯走。今天终于长教训了戴帽子嗯走。
周一的中午我没回去,通勤太麻烦了,就留在西区了;周二下午没课;而周三我上午没课(如上面所言),因此需要在中午这恐怖的时候跋涉至西区。
我走啊走,感觉也还好啊,也就那样。结果一接触到教学楼门口的阴影就顿感一阵恍惚,后面就是一直头晕并逐渐稍稍加剧了。
另外我还要吐槽,这个设计不能说是非常好吧,只能说是一坨。C 区的 C201/202 与 C203/204 互不连通是哪个大聪明想出来的天才设计?
互不连通我可以理解,真的可以理解,但我不能理解你要用一个名字,都是 C 区,哪怕你加一个 D 区呢?
正好今天下午《人机交互设计》课程就在 C 区,也是我第一次去,课里提到了「用户体验」,我想说的是这个设计用户体验就真的是不行。
本来这上面的吐槽还只是我没去过 C 区是就绷不住有感而发了,今天实际去了才知道还有其他我无力吐槽的。
首先是惯性去了 B 区,然后才觉察到 B 区那部分的 C 区不是我要去的 C 区(当然,我有两个 C 区的课,还是分别在两个部分),重新走到 A 区。
结果呢这个是真厉害,我在 A 区二楼,要去 C 区二楼,我选择的是——下楼。下了一级楼梯后,终于到达了教室,隔着玻璃窗户跟 C 区另一侧相望。
后面滑稽的一幕就是下课后,二楼的同学们为了选择离开,第一个要做的是上楼,下楼的楼梯没人走。我也没尝试下去能不能走出去啊,希望可以吧,有机会去看看的。但要是可以的话,那从 A 区绕行 C 区也有点滑稽啊?
哈哈,看了看给的日常通行路线提示,似乎是不可以的。
另外九月开始可能会试试彻底使用骑行代步(当然,是共享单车),具体可能要再研究一下。即便是骑行也仅仅只是缩短了这痛苦通勤路程的时间,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何况这也只是在条件良好的情况下,要是下雨之类的天气那就又束手无策了。
29 日
今天骑车去看电影《南京照相馆》了,腿好累。
本来暑期档其实没啥想看的,甚至没怎么了解,因为我不怎么关注电影嘛。至于年初的哪吒,那是意外,当然这次也算是意外就是了。
第一次听说「南京照相馆」这个名词是听一个博主讲的,他说他去看南京照相馆,不过没带书名号,我以为南京有一个景点叫「南京照相馆」。直到后面才知道这是一部电影。
当然即便这时候还是没打算要看。真正的契机大概是在推上冲浪,看见一些日本人对这个片子似乎有点不满。虽然翻译了他们的观点感觉很滑稽,而且他们评论的人大抵也是没看过的,我想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因此我就决定看一下,让一部分日本人跳脚的片子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当然还有一个缘故就是抗战胜利八十周年的九三大阅兵,在敲定要看后选定时机就想到可以正好在大阅兵前看一看,作为一个正餐前的甜点。当然其实 9.2 那天下午去看是最合适的,而且当时正好没课。只是我可能疏忽了,最终选定了周五下午因调课造成的下午时间空缺。
这个逼天气,只要存在一天,我来写一次就要骂一次。一点半左右出门,正是烈日当头照,只带了手机和一顶帽子。
门口的那个共享单车已经只剩两架了,选了一架骑,挺令人意外的是,除了右扶手少了个套外,这个车质量居然还不错,刹车响铃能用、链条不会卡、车不会一响一响、椅子正常等等,可以说是稀罕的宝贝。当然奇怪的是又让我重新验证登录一下,然后微信支付分免押金租车。
这次我为了省一点钱,选了稍微远一点但是便宜一点的小影院,只是我后面会后悔这个决定的。
其实热倒不是主要因素,骑得累才是,我骑到后面膝盖都痛起来了。
对了,我还路过了几个月前去割麦的田地,那会是坐公交车去的,好像还坐了一阵子。
最后是进入了一个街道,里面全是绣相关的店铺。
骑到最后我反而担心的是有没有地方停车,毕竟我长长的路程竟然只见到了一个停车点。不过幸运的是在到达终点后,我看看了看附近停车点的坐标,惊喜地发现一百米内一个转角就有停车点,真是天助我也。总用时 37min 左右。
看电影就没啥好说了,确实小上一点,除了我外还有一个人。电影内容相关的就后面再集中说。
回来我换了辆看起来更好的车,至少右扶手的套是在的,其他质量也没有明显问题。
虽然回来的时候腿很累,但因为最后进了校园抄了一点近路,反而还快了 1min。
骑行的路程会经过西区外部,还在艰难建设中。大中午的还在工作,真是辛苦了,致敬。
观影内容(有剧透)
总的来说我感觉这是一部非常好的电影,观感非常棒。
多的内容就不说了,大概说一两点我比较奇怪或者迷糊的地方吧。
第一个也是最奇怪的是最后伊藤切腹的时候,居然没看到有人帮他介错,还是最后那个军官给他一枪了结了的。
第二个大概就是我觉得这翻译也是有点难评,妻儿(如果我没认错的话)在人祭中被枪杀没见他有啥大反应,情人(如果我没理解错的话)要被侵犯了反而暴起了。不过倒也可以理解,暴起的原因应该是那个「狗」。
还有就是主角不是不会日语吗,他最后说的「我们不是朋友」是怎么学的?问翻译?
至于说这个翻译算不算汉奸,我个人觉得是有一点,但不太算的。因为他虽然为日军服务,但总体上没有怎么骑在同胞头上作威作福,顶多算是一个比较软弱的普通人。当然或者更严谨的说他不算什么大汉奸,我认为是可以在事后清算中加以改造,而非除之后快,当然前提是他活到了后面且没做其他出格的事情。
另外刚开始看的时候看到伊藤,我还以为可能是要描写他一个随军摄影师在见识到了人间炼狱后内心触动而帮助照相馆里的人的故事,类似拉贝。
不过后续发展倒是出乎我的意料,是好的那方面。我一开始是认为毕竟照相馆里这么多人,没有外人关照还是比较难生存的。不过确实是我肤浅了,太仰仗外部帮助而忽略了内部智慧了。
也对,毕竟伊藤有那样的家庭背景,怎么可能如此轻而易举地就倒了?这部分我觉得是写得比较好的。
还有就是最后没能杀成伊藤有点可惜了,不过他后面也剖腹了倒也相同结果。